小桂花婆婆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95节,贫家子的科举路,小桂花婆婆,情爱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说来也是好笑,有几人明明家住在城东,偏偏往城西走上一趟,为得就是能在大街上多显摆一下手里提着的年货。
只是,街道两旁铺子的掌柜和伙计,这会儿忙的只差飞起,哪有空闲留意到他们啊。
要知道,今年腊月里的生意,对各家铺子来说实在是出乎意料的好,这不,一整天下来,掌柜们钱匣子里的铜板都是装的满满的。
相比起在京城,地方衙门的封印时间要提早了几天。
永宁州和定胡县都是腊月二十四封的印,等再开印时,就得正月初八了。
朝廷有明文,地方上的税银,除上缴国库的那一部分,其余的,则由地方官员自行支配。
今年衙门收到的市税银两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,不说其他商户,这几个月单是冯记作坊和周记作坊,就交市税共一千多两。
上个月的时候,林远秋就从中拿出一部分用作了军营的新兵招募,准备尽快把所差的兵卫人数补齐。
至于今日衙署和县衙的封印放假,林远秋也不吝啬,给下属们都发了年货。每人米面各二十斤,猪肉十斤,点心四斤。最后还给大家发了二两银子的奖励,严同知和贺通判,还有汪县丞则每人五两。
林远秋的这一举动,直接让衙门众人个个都是眉开眼笑的,好似今日就是过年一般。
严同知与贺通判私下总结,两人觉得,这一年,他们虽累,可这样的日子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人过得充实。
……
御书房里。
景康帝拿着手里的折子一时有些恍神,居然又是石州知府罗文庆的奏报。
景康帝还记得上回罗文庆的奏折,当时报的是定胡知县遇匪身亡的事,如今将近一年过去,不知此次来奏报所谓何事。
想到杜知县,景康帝很快记起了林修撰,也不知他这个永宁知州以及定胡知县当得如何了。
……
告状
景康帝把奏折打开,很快细看了起来。
许是受先前杜知县事情的影响,是以在看罗知府的奏报时,景康帝心里是做了些准备的。
可再是有准备,这会儿的他也被奏折里的内容给震惊到了。
什么叫十室九空、不见人烟,如今可不是灾荒战乱的年代,好端端的,那定胡县怎么就成这副样子了?
景康帝仔细回想了一遍,确定今年朝廷并没有收到塞北遭了灾,以及粮食颗粒无收的奏报。更没哪个地方官员递了折子说流民成患的事。
所以村人们都到哪儿去了?
还有,这林修撰到底是如何治理定胡县的,怎么才短短一年不到,就让下辖村落变成这副光景了呢。
景康帝实在想不明白,他看人鲜少有错眼的时候。以自己对林修撰的了解,应该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才对。
可景康帝也知道,石洲知府不会无缘无故递了加急奏报过来,会这样说,此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。
否则就是欺君之罪了。
景康帝不解,难道林修撰先前的举止言行都是为着沽名钓誉?才使得自己高估了他的能力,从而错委了重任?
再想到前几日户部呈了账目上来时,自己还特地翻看了今年永宁州和定胡县上缴国库的税赋,虽与旁的县城比起来不算多,可也算不得少了。
当时景康帝还在庆幸自己用对了人,忍不住有些自得呢。
现下再想起这件事,景康帝觉得,这林修撰怕是急于表功,特地向百姓们多征了税赋吧。
越想越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大,景康帝不禁皱起了眉。
可以说,此时的他,当初对林远秋有多器重,那么这会儿就有多失望了,甚至还可以说是气愤。
此事若查明属实,绝不轻饶!
三皇子也在御书房,他是过来禀报祭祀事宜的。
再有几天便是过年,而每到正月初一这日,景康帝都会去城郊阐福寺祭祀,再登上大佛楼进香为大景朝敛福。
这样的仪式,提前准备是必须的。自几位皇子成年后,景康帝就让他们和礼部官员一起参与筹办了。
而去年操办此事的是二皇子,依着顺序今年自然就轮到三皇子了。
听父皇提起林修撰,李祯一时还没反应过来,心想着如今翰林院里好像并无姓林的修撰啊。
可很快,他就听父皇说起了定胡县的事,李祯这才记起,还有一个外放到永宁州当知州的林修撰呢。
没想到父皇如今还称着人家修撰,由此可见,当初林修撰进讲经史时,有多让父皇满意了。
不过这会儿倒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。
在听父皇说了奏折上的事,三皇子也有着同样的想法,那就是百姓们定然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,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。
而让他们过不下去的根源,自然与父母官的治理有着密切关系了。
比如,就像父皇所说的乱征税赋,不然谁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离乡背井跑到外头去呢。
事关百姓,自然拖延不得。
景康帝准备立马派人过去定胡县核实,若事情真如罗知府所说无异,必当严惩犯事官员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